渭北台塬区荒草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调查研究——以陕西澄城为例Investigation of New Farmland Soil Fertility after Wild Grassland Reclamation in Weibei Plateau: A Case Study in Chengcheng County,Shaanxi Province
师晨迪;韩霁昌;马增辉;张露;张瑞庆;
摘要(Abstract):
[目的]为探讨新增耕地的肥力水平、最大限制因素以及新增耕地的综合肥力指数,并且提出合理的施肥策略。[方法]通过采样分析,采用菲尔德法和加权求和评价法对渭北台塬区荒草地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肥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该研究区域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7.8 g/kg,全氮平均含量0.93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4.0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2.3 mg/kg。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指数分布在25~60分之间,平均得分41分,其中得分在30~40之间的样点约占总数的一半,大于50分的约占17.78%。[结论]土壤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是渭北台塬区荒草地整治新增耕地肥力指标的最大控制因素。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新增耕地肥力综合指数的最直接的方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将是提高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土壤肥力;渭北台塬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14BAL01B03)
作者(Author): 师晨迪;韩霁昌;马增辉;张露;张瑞庆;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5.18.14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熙,黄俊,马文娜,等.鄱阳湖滨湖平原区土地整治工程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1):102-108.
- [2]刘姝驿,杨庆媛,何春燕,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重庆市3个区县26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54-60.
- [3]王栋.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7):9566-9569.
- [4]杨俊,王占岐,金贵,等.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8):1036-1042.
- [5]王德彩,常庆瑞,刘京,等.土壤空间数据库支持的陕西土壤肥力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1):105-110.
- [6]方睿红,常庆瑞.关中平原台塬区土壤肥力模糊综合评价——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1):25-29,42.
- [7]展炜,何立恒,金晓斌,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145-148.
- [8]厦建国,李廷轩,邓良基,等.主成分分析法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0,13(2):51-55.
- [9]汤洁,王晨野,李昭阳,等.基于物元模型的区域土壤养分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3):101-106.
- [10]叶回春,张世文,黄元仿,等.粗糙集理论在土壤肥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40):7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