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葵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Hibiscus manihot L.
杨美娟;黄坤艳;李玲;韩庆典;
摘要(Abstract):
药食两用植物金花葵的种子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开发为新型植物油,富含金丝桃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就金花葵的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金花葵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积累资料。
关键词(KeyWords): 金花葵;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提取;生物活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15NY212);; 临沂大学校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BS201017)
作者(Author): 杨美娟;黄坤艳;李玲;韩庆典;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雷波.金花葵总黄酮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101-102.
- [2] 杨秀松.金花葵粗黄酮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药师,2013,16(9):1307-1311.
- [3] 卢丹,贾瑞波.中药金花葵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评价,2015,32(2):90-92.
- [4] 张建.金花葵花总黄酮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8):763-764.
- [5] 李芸,杨秀松,何计国.金花葵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2,33(1):248-251.
- [6] 吴正平.金花葵花总黄酮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75-76.
- [7] 白云,朱瑞超,李晋,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花葵花中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J].天津中医药,2018,35(2):147-150.
- [8] 史刚荣.金花葵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5-6,29.
- [9] 李云爽,靳芳,杨喜霞,等.电子束辐照对金花葵花粉萌发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3):97-101.
- [10] 袁伯英.药食兼用花卉——菜芙蓉[J].现代农业研究,2008(1):23.
- [11] 孙林华,杜建梅,孙晴,等.金花葵种子萌发特性及萌发期抗胁迫能力分析[J].种子,2014,33(11):5-9.
- [12] 刘惠芬,李学慧,孟月霞.金花葵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11):19.
- [13] 吴名全.金花葵在南方的引种表现[J].现代园艺,2008(12):7.
- [14] 今科.“生命救心草”:株株山间立,迎风撒健康-珍稀植物金花葵药用价值得显现[J].今日科苑,2008(5):85-86.
- [15] 梅洪睿.金花葵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09:23-47,55.
- [16] 兰蓉,李浡,刘卉,等.金花葵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280-282.
- [17] 马楠,郑鑫,杨虹,等.金花葵根部化学成分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8,35(12):1003-1006,1015.
- [18] 李浡,胡定煜,辛秀兰,等.原子光谱法测定金花葵花瓣及种子中微量元素[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4):152-155.
- [19] 曹东怡,虞泓,曾文波,等.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2):90-92,109.
- [20] 张路,于慧敏,杜凤沛,等.金花葵中总黄酮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4):104-108.
- [21] 宋琳琳,黄蓓蓓,张朝晖.金花葵花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70-72.
- [22] 夏文宽.菜芙蓉花总黄酮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07:13-37.
- [23] 刘琦.金花葵花总黄酮提取、纯化、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18,34-54.
- [24] 仇燕.菜芙蓉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713-715.
- [25] 吴名全,雷波.金花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J].农技服务,2009,26(10):127,138.
- [26] 陈亮,辛秀兰,苏东海,等.金花葵花总黄酮的精制工艺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339-343.
- [27] 易剑峰.HPLC法测定金花葵花中金丝桃苷的含量[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29(4):72,97.
- [28] 邱金玲,刘朋,熊维政,等.金花葵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J].中医学报,2015,30(12):1793-1795.
- [29] 彭志兵,吴正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金花葵花中金丝桃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10028-10029.
- [30] 李浡,胡定煜,李双石,等.金花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GC-MS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121-123.
- [31] 吴晓宗,郝莉花,赵光远,等.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金花葵籽油工艺[J].中国油脂,2017,40(7):15-18.
- [32] 王刚,姚佳.金花葵花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116-118.
- [33] 刘临.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花葵中微量元素[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4):27-29.
- [34] 郭小慧,卑占宇.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花葵中的微量元素[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9-10,13.
- [35] 刘剑.金花葵富硒及硒多糖的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08:1-25.
- [36] 金花葵浑身上下都是宝[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27):15.
- [37] 黄杰涛,张莲姬.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葵多糖提取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9):216-220.
- [38] 程丽敏,董爽,梁文明,杨莉莉,陈野.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2016,37(22):59-23.
- [39] 巫玲丽,穆祯强,张利.金花葵多糖提取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09-113.
- [40] 陈冯钱,黄杰涛,郑婷婷,等.微波辅助提取金花葵多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19):47-51.
- [41] 刘剑,罗仓学,伍贤密,等.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葵籽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25-29.
- [42] 宋秋华,张磊,梁飞,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J].陕西化工,2007,27(4):24-27.
- [43] 杨秀松.金花葵粗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1(10):31-35.
- [44] 申利英,高玉红,任立伟,等.响应曲面法优化金花葵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J].煤炭与化工,2017,40(9):24-31.
- [45] 王璐珊,吴士龙,王淼,等.响应曲面法优化金花葵种子中黄酮的提取工艺[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7):907-912.
- [46] 仇燕,崔雪飞,李振侠.超声波提取菜芙蓉花中叶黄素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29(1):11-14.
- [47] 付向晶,冯雪建,何杨,等.金花葵分复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3):63-66.
- [48] 仇燕,王明珠,赵紫华.菜芙蓉总黄酮提取物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6(8):150-153.
- [49] 王明珠.菜芙蓉花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5:49-53.
- [50] 吴正平.金花葵籽不饱和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2011,33(7):1245 -1247.
- [51] 雷波.金花葵总黄酮对小鼠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2):95-95.
- [52] 仇燕,宋建军,王少杰.菜芙蓉花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及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19):209-213.
- [53] 朴明淑,李美兰,葛冰洁,等.金花葵和葵花叶提取物的亚硝酸盐清除能力的初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9):191-192.
- [54] 雷波,刘长征.金花葵总黄酮对老龄大鼠皮肤中HYP,GSH及SOD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2):110-111.
- [55] 吴正平.金花葵花总黄酮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800-1802.
- [56] 李一婷,林书缘,葛冰洁,等.金花葵和葵花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的初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