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两次寒潮天气对比分析
张振伟;
摘要(Abstract):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采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5日和20~22日黄河中下游地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前者黄河中下游地区受蒙古热低压控制,寒潮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后者黄河中下游地区受河套倒槽控制,寒潮天气持续时间短、降温幅度大、雨雪区域大,具有更强的爆发性。亚洲高纬上空稳定维持一个强大的极涡时,有利于强冷空气南下,极易形成持续性低温,对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强寒潮天气过程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寒潮;极涡;环流;温度平流;诊断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振伟;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2.01.02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丁一汇,马晓青.2004/2005年冬季强寒潮事件的等熵位涡分析[J].气象学报,2007,65(5):696-707.
- [2]张恒德,高守亭,刘毅.极涡研究进展[J].高原气象,2008,27(2):452-461.
- [3]康志明,金荣花,鲍媛媛.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2):420-428.
- [4]陈豫英,陈楠,邵建,等.2008年12月两次寒潮天气对比分析[J].气象,2009,35(11):29-38.
- [5]牛若芸,乔林,陈涛,等.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09,35(12):74-82.
- [6]许爱华,乔林,詹丰兴,等.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气象,2006,32(3):49-55.
- [7]王文东,张芳华,康志明,等.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06,32(3):32-38.
- [8]徐辉.2010年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气象,2010,36(4):137-141.
- [9]孙仲毅,张睿光,靳冰凌,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持续性低温天气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67-1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