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山区人工防雹作业个例分析A Case Study of Hail Suppression Oper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western Hunan
樊志超;高继林;
摘要(Abstract):
选取湖南省人工防雹重点试验区湘西北张家界市2006~2009年的2个典型人工防雹作业个例,对冰雹云的形成、冰雹云雷达定量判别指标、人工防雹催化方法和作业效果评估等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介绍,对跨区域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多单体风暴是湘西北山区人工防雹作业的重要对象,雷达定量判别冰雹云、提前作业和防止各单体间合并是人工防雹作业成功的关键,过量催化(用弹量)是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技术问题,效果评估是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区域冰雹联防除开展雷达预警和资料共享外,在炮点设置和防雹作业时都要充分考虑下游地区。使用这套方法在湘西北地区已开展了5年时间的人工防雹作业实践,获得了良好的人工防雹效果和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KeyWords): 多单体风暴;多普勒雷达;效果评估;人工防雹;个例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樊志超;高继林;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3.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美元,徐华英,周玲.中国人工防雹四十年[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3):318-328.
- [2]黄美元,沈志来,洪延超.半个世纪的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3(4):536-551.
- [3]雷恒池,洪延超,赵震,等.近年来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8(4):868-875.
- [4]姚展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J].应用气象学报,2006(12):786-792.
- [5]章澄昌.当前国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效果评估[J].气象,1998(10):3-8.
- [6]王雨增,刘新元.防雹作业用弹量的计算[J].气象,1996,22(6):29-31.
- [7]何观芳,胡志晋.不同云底温度雹云成雹机制及其引晶催化的数值研究[J].气象学报,1998,56(1):31-34.
- [8]洪延超.冰雹形成机制及催化防雹机制研究[J].气象学报,1999,57(1):30-44.
- [9]许焕斌,田利庆.强对流云中“穴道”的物理含义和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8(3):372-380.
- [10]许焕斌,王思微.关于爆炸防雹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要领的探讨[J].应用气象学报,1989,(3):311-318.
- [11]中国气象局科技教育司.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试行)[EB/OL].(2000-12)http://wenku.baidu.com/view/069af1eb172ded630b1cb65b.html.
- [12]樊志超,高继林,王治平,等.湘西北山区夏季冰雹云多普勒雷达定量判别指标[J].气象,2006,32(12):50-55.
- [13]樊志超,高继林,高志强,等.张家界烤烟人工防雹效益评估技术探讨[C]//全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会文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6:14-17.
- [14]寿绍文,励申申,姚秀萍.中尺度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49.
- [15]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429.
- [16]郑国光,王辉,翟盘茂,等.人工影响天气轨道业务卷(内部试用)[Z].中国气象局,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