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生态文明城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wn in Chizhou City
方金生;张永兰;夏亮;查娟;
摘要(Abstract):
基于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理解,结合池州市区域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池州市生态文明城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并计算评价结果,以期对池州市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做出全面准确的测算、评估,反映其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为制定相应的建设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模糊层次分析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池州市社科联2016年创新课题(201617);; 安徽省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713)
作者(Author): 方金生;张永兰;夏亮;查娟;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7.14.07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玫.生态文明建设的池州模式与经验借鉴[J].老区建设,2013(22):15-19.
- [2]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A].2012-03-23.
- [3]张茜,王益澄,马仁锋.基于熵权法与协调度模型的宁波市生态文明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3):113-118.
- [4]方金生,许杨,路漫其,等.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模型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101-105.
- [5]于艳萍,李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评价方法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6):12-20,32.
- [6]杨彬,宁小莉.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5,44(1):104-107,112.
- [7]肖汝琴,陈东景,邢敏.基于AHP的青岛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2014(1):31-33.
- [8]朱玉林,李明杰,刘旖.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77-80.
- [9]方金生,戴启培,吴雯雯.节约型园林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5):170-174.
- [10]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14(2):80-88.
- [11]刘伟,李立叶.基于P-S-R模型的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3):1-7.
- [12]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1):61-64.
- [13]孙成龙,张雷宝.基于生态文明度评价的区域比较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4(8):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