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关系的评价研究Evaluation Study between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Economy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胡凤英;郑毅;周正龙;
摘要(Abstract):
为研究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土地安全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2003~2013年广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3年,广西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但土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一直处于预警级水平;在评价期内,广西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水平间的关系从勉强协调阶段转变为良好协调阶段,协调类型也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为土地安全滞后型,但区域经济的增速明显快于土地安全的增速。因此广西土地安全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重视土地安全的承载力,在加强土地安全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保持两者的协调关系以期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生态安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关系评价;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GDYCSZ201492)
作者(Author): 胡凤英;郑毅;周正龙;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5.18.09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申艳萍,郭长虹,王谦.河南省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安全模式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3):89-93.
- [2]李波,张俊飚,罗小锋.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6):38-40.
- [3]李玲,侯淑涛,赵悦,等.基于P-S-R模型的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188-192.
- [4]许艳,濮励杰,张丽芳,等.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810-820.
- [5]潘竟虎,郑凤娟,杨东.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4):684-689.
- [6]陶晓燕.基于模糊物元和熵权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2,354(6):55-57.
- [7]吴未,谢嗣频.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99-102,159.
- [8]朱王番,冉瑞平.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37-3040.
- [9]罗念.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4):368-371.
- [10]王棚宇,王秀兰.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8(1):79-83.
- [11]王鹏,唐丽,田亚平,等.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3):257-261.
- [12]吴冠岑,牛星.土地生态安全协同演变的机理分析及动态评价——以淮安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2,249(2):157-160.
- [13]孙月峰,张表志,闫雅飞,等.基于熵权的城市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1):87-91.
- [14]潘淑清.基于客观赋权法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5(10):129-130.
- [15]杨松茂,任燕.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3):76-81.
- [16]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23-29.
- [17]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 [18]朱海娟,姚顺波.宁夏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11):71-76.
- [19]李冠英.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