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西北部两次局地大暴雨对比分析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wice Regional Large Rainstorm in Northwest Yantai City
刘学萍;栾东红;于善娟;
摘要(Abstract):
[目的]分析2009年7月和2010年7月烟台西北部2次局地大暴雨过程。[方法]选取2009年7月和2010年7月烟台西北部2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和非常规天气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次大暴雨过程均为局地对流性强降水,暴雨落区均位于烟台西北部地区,且均有200 mm以上强降水中心;2次大暴雨过程均受副高和切变线影响,暴雨区均与588 dagpm线位置、西风带低槽、切变线的位置密切相关,是较为典型的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与西风带低涡、切变线共同作用引起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大暴雨发生在水汽通量散度中心附近;K指数对大暴雨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大暴雨发生在K指数高值附近,2次大暴雨过程的K指数≥34℃,均接近于暴雨落区K指数≥35℃指标;2次大暴雨过程在0.5°仰角的反射率因子最大回波强度均为55~60 dBz,带状强回波自南向北经过半岛西部地区,形成列车效应。数值预报产品对局地大暴雨的预报也有重要的参考依据。[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大暴雨预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局地大暴雨;对比分析;烟台西北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学萍;栾东红;于善娟;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8.02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 [2]张继松.暴雨落区预报使用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 [3]崔晶,张丰启.山东半岛东部中尺度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气象,2003(10):33-37.
- [4]毛冬艳,乔林,陈涛,等,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气象,2005(5):42-46,58.
- [5]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 [6]赵敏芬,等.淄博2010年7月1日暴雨分析[C]∥重大天气过程技术论文集.山东:[出版者不详],2011.
- [7]章国财,矫梅燕,李延香,等.现代预报技术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