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乡村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研究——以重庆市梁滩河流域(沙坪坝段)、高滩河流域为例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s of Chongq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罗林;张双;李建国;
摘要(Abstract):
选取重庆市梁滩河流域(沙坪坝段)、高滩河流域2008年6月、2008年7月的SPOT5遥感影像,运用GIS和RS技术,获得其景观类型分布图,选取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周长、分维数、优势度、破碎度7个指标,通过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计算出各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两流域的景观格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流域的林地、灌丛、草坡景观类型为两流域最稳定的景观类型。主要区别在于水体、水田、建设用地3种景观类型,梁滩河水田、水体较少,建设用地呈大板块、组团式分布;高滩河水田很多,水体较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垫江、梁平两县城境内。梁滩河流域其景观呈现出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特征,旱地为景观基质,大面积水田、水体转化为建设用地,破坏了原有的景观类型分布和生态环境,并有剧烈加剧的趋势;高滩河流域其景观呈现出人为干扰强度相对较小的特征,旱地和水田为其景观基质,景观类型转换主要发生在县城及周边,其主要的转换方向为水田等景观向建设用地景观的转换。
关键词(KeyWords): 梁滩河;高滩河;流域;景观格局;差异原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教委项目(KT080818)
作者(Author): 罗林;张双;李建国;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07.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LI X B.A review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land use/land coverchang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6,51(6):553-557.
- [2]GUC L.Studyon phenomena and mechanismof land use/coverchange inBeijing[J].Journal of Nature Resources,1999,14(4):307-312.
- [3]陈莹,尹义星,陈爽.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765-770.
- [4]杨爽,冯晓明,陈利顶.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以北京市海淀区、延庆县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8):4502-4511.
- [5]孟凡强,冯平,蔡界清.狮子滩水库防洪调度控制指标的复核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4):30-31.
- [6]王力.川东丘陵区土壤组合单元发生特征研究——以梁滩河流域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3):308-309.
- [7]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 [8]王礼宪,肖笃宁,布仁仓,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1997,17(3):317-323.
- [9]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10]常学礼,邬建国.分形模型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96,15(3):35-42.
- [11]叶延琼,陈国阶.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1):112-115.
- [12]郭振,徐婉莹,谭伟.基于Landsat ETM影像的贵州镇宁景观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34-8735.
- [13]刘研,林媚珍,姜喜东.韶关市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16-18418.
- [14]曾和平,赵敏慧,杨树华,等.香格里拉纳西族与汉族聚居区的景观生态格局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56-60.
- [15]杨树华,彭明春.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现状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7,8(S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