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Research on Ecological Evalu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 in Haikou Suburb
谢跟踪;李鹏山;蒋岚;苏珊;孟相彩;
摘要(Abstract):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乡村旅游;生态评价;开发模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526);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97)
作者(Author): 谢跟踪;李鹏山;蒋岚;苏珊;孟相彩;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3.13.06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9(1):55-58.
- [2]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36(3):389-393.
- [3]刘建英.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以昆山花桥天福生态农业园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 [4]刘丽君,郭宏杰.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07-6908.
- [5]陈娟,戴文远,包战雄,等.福州郊区乡村景观的特色与空间分异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4):69-73.
- [6]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7]段致辉,韩丽.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5):314-315.
- [8]梅燕论.现代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农村经济,2003(10):53-54.
- [9]冯淑华.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69-71.
- [10]冯淑华,方志远.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230-234.
- [11]贺令俐,袁书琪,李海峰.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福州市内河旅游开发策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94-98.
- [12]赵明,吴必虎,袁书琪.城市周边度假空间区位研究——基于北京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74-78.
- [13]李鹏山.基于GIS的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0.
- [14]石培基,张胜武.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述评[J].开发研究,2007(4):104-107.
- [15]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研究,2003(1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