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国时期皖西茶业的衰落原因
朱正业;杨立红;
摘要(Abstract):
皖西地区是安徽省的重要产茶区。民国时期,在国内外市场的冲击下,受交通、税负及生产加工等因素的制约,皖西茶业渐趋衰落。深入探讨皖西茶业的衰落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民国时期;皖西;茶业;衰落原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S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朱正业;杨立红;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36.17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序鹏.皖北茶业状况调查[J].安徽建设,1929(6):2-3,8-9.
- [2]汤雨霖.六立霍茶麻产销状况调查报告[J].安徽政务月刊,1935(11/12):4-5,11.
- [3]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Z].1934:322.
- [4]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Z].1939:323.
- [5]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191.
- [6]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211.
- [7]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181.
- [8]吴承洛.一月来之实业[J].时事月报,1932(1):30.
- [9]徐方干.近五年外茶入华数量[EB/OL].www.wanfang data.com.cn.
- [10]黄同仇.安徽概览[Z].安徽档案馆1986年重印,1944:117.
- [11]张本国.皖西各县之茶业[J].中国建设,1935(4):20-21.
- [12]陈序鹏.对于改良安徽茶业之意见[J].安徽建设,192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