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地区生态退化及重建Ecosystem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Southwest Karsts Region
王昕亚;王建力;胡蓉;袁红;严焕德;
摘要(Abstract):
岩溶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极易受到影响和破坏,其生态退化特征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原因在自然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基础,在人类活动方面包括人口剧增、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生活贫困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控制人口、恢复植被、加强能源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KeyWords): 西南岩溶区;生态退化;生态重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科委重大项目基金(250-413537)。
作者(Author): 王昕亚;王建力;胡蓉;袁红;严焕德;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等.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1:13-19.
- [2]陈梦熊.关注岩溶山区生态环境[J].今日国土,2004,7:15-16.
- [3]章家恩,徐琪.生态退化的形成原因探讨[J].生态科学,1999,9:27-29.
- [4]王玲,李阳兵,谢体德,等.重庆岩溶地区生态退化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10:60-63.
- [5]饶懿,王丽丽,赵柯.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恢复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12(4):440-443.
- [6]郑永青,王世杰.贵州山区石灰土侵蚀及石漠化的地质原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9(5):461-465.
- [7]杨国斌.长江中上游流域生态重建措施要点分析[J].环境保护,2001(11):26-28.
- [8]朱明秋,梁彬,陈宏峰,等.湘西大龙洞岩溶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与治理措施[J].中国岩溶,2005,9(3):220-226.
- [9]钟祥浩,刘淑珍,范建容.长江上游生态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3:157-159.
-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3.
- [11]袁道先,蔡桂红.岩溶环境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