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中资金投入的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put of Fund into Agriculture
蒙丹;
摘要(Abstract):
运用线形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两个主要的资金注入渠道——财政支农和“以工建农”对我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支农各组成部分的产出效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注入应以财政支农作为主要通道,并适当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减少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生产环节的支出,减少农业事业费开支,增加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KeyWords): 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建农”;财政支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蒙丹;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 [2]黄季琨,[美]斯·罗泽尔.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 [3]李焕彰,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39-44.
- [4]胡同恭.论工业反哺农业[J].现代经济探讨,2005(3):26-28,32.
- [5]安广实.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及对策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4):44-48.
- [6]翟雪玲,曹文莉.我国财政支农的规模结构及存在问题[J].调研世界,2004(6):18-20,32.
- [7]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J].西北大学学报,2005(4):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