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草石斛野生植株与组培苗总生物碱和多糖含量的比较Compared Analysis of Total 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in Tubing Shoot and Wild Plant of Dendrobium Loddigesii
卢文芸;张宇斌;洪化鹏;乙引;
摘要(Abstract):
对贵州产野生环草石斛植株和组培苗中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环草石斛中总生物碱含量顺序为:组培苗>野生样品>市售样品;多糖的含量顺序为:野生样品≥组培苗>市售样品。环草石斛组培苗具备直接提取原药成分的可能性。该研究结果为环草石斛次生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KeyWords): 环草石斛;组培苗;野生植株;总生物碱;多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项目(200104);; 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卢文芸;张宇斌;洪化鹏;乙引;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肖培根,李大鹏,杨世林.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2-54.
-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 [3]解爱华.不同品种石斛的性状和鉴别[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57-58.
- [4]乙引,张宇斌.粉花石斛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通讯,2004,40(1):64.
- [5]卢文芸,张宇斌,唐金刚,等.环草石斛快速繁殖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15-18.
- [6]卢文芸,唐金刚,乙引,等.5种药用石斛的快速繁殖研究[J].种子,2005(05):23-25.
- [7]金蓉莺,孙继军,张远名.11种石斛的总生物碱的测定[J].南京药学院学报,1981(1):9-13.
- [8]丁亚平,杨道麒,吴庆生,等.安徽霍山三种石斛总生物碱的测定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4):503-506.
- [9]李满飞,徐国钧,平田义正,等.中药石斛类多糖的含量测定[J].中草药,1990,21(10):10-12.
- [10]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11]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12]冉懋雄.石斛[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13]朱西儒,雷光富.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代谢全能性及产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8,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