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近55年的旱涝演变规律
方茸;张建军;翟振芳;张平;陈健;魏春璇;邓斌;
摘要(Abstract):
将合肥市近55年的年、汛期以及四季的降水量资料处理成相对应的Z指数序列,并由此分析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旱涝出现的频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的旱与涝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旱与涝的发生频率均在30%以上,年、汛期、夏、秋季节旱多于涝,冬、春季节涝明显多于旱,合肥市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的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同时年、汛期以及夏、秋季节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亦很显著,但是冬春季节则为5~6年的周期所取代。近年来合肥市的旱涝变化趋势是:对于春季而言,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处于偏涝阶段,年、汛期以及夏秋冬季节在长时间尺度上处于偏涝阶段,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则处于干旱时期。并诊断出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旱涝转换突变年。
关键词(KeyWords): 合肥市;旱涝;Z指数;最大熵谱;小波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合肥市科技局[2007(1001)号]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方茸;张建军;翟振芳;张平;陈健;魏春璇;邓斌;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30.05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3.
- [2]鞠笑生,杨贤为,陈丽娟,等.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7,8(1):26-33.
- [3]谭桂容,孙照渤,陈海山.旱涝指数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25(2):153-158.
- [4]魏凤英.华北地区干旱强度的表征形式及其气候变异[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32-38.
- [5]丁裕国,江志红.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41-49,278-283.
- [6]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76-82,99-103.
- [7]尤为红.气候变化的多尺度诊断分析和预测的多种技术方法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26-42.
- [8]林振山,邓自旺.子波气候诊断技术的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25,50-60.
- [9]李永华,高阳华,唐云辉.重庆城区近百余年旱涝变化[J].高原气象,2008,27(1):16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