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驱动力分析——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Dynamic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杨小雨;曾克峰;刘超;于吉涛;
摘要(Abstract):
在总结过去城镇化进程中的失误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尤其是中部农业主产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农业相对发达的优势特征。并以河南省漯河市为实例,探讨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驱动作用,进而就如何更好地以农业产业化来推动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分析。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产业化;驱动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小雨;曾克峰;刘超;于吉涛;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04.13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尚可.中国县域经济:在探索中发展[J].今日中国,2005(11):32.
- [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 [3]金逸民,张军.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4]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 [5]德怀特.H.波金斯,斯莘芬.拉德勒,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M].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 [6]苏雪串.中国的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 [7]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 [8]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 [9]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2-22(1).
- [11]傅崇兰.小城镇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 [12]YASUSADAM.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1):2-5.
- [13]PINGALI P L,ROSEGRANTM W.Agri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processes and policies[J].Journal of food policy,1995,20(3):171-185.
- [14]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15]姜爱林.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6-80.
- [16]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 [17]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1(3):45-49.
- [18]王爱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 [19]孙爱东,林长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半月谈,2006(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