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Supporting Agriculture for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赵明;卓建伟;胡彬;
摘要(Abstract):
在Granger因果检验法验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和农业产出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测定财政支农各类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并从财政支农政策制定和执行两方面探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偏差的原因。主要结论是:农业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并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
关键词(KeyWords): 财政支农;农业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法;农村公共产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明;卓建伟;胡彬;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09.27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陕西农调队.中国三农信息网[EB/OL].[2005-07-11].http://www.san-nong.gov.cn/fxyc/ncjjfx/200507110171.htm.
- [2]张晓山,崔红志.“三农”问题根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J].中国改革,2001(8):9-11.
- [3]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三农问题解决[J].调研世界,2003(4):11-16.
- [4]李放,张兰.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15-18.
- [5]刘群,耿传.山东省地方财政支农状况探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1):56-58.
- [6]张俊伟.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J].调查研究报告,2006(15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