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 on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ujian Tobacco-growing Area
陈少滨;孙建峰;吴正举;刘奕平;王胜雷;宫长荣;
摘要(Abstract):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关键词(KeyWords): 福建;烤烟;部位;品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项目“烤烟适度规模种植配套烘烤设备研究与推广应用”(110200302007)资助
作者(Author): 陈少滨;孙建峰;吴正举;刘奕平;王胜雷;宫长荣;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尊权.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J].烟草科技,2000(8):3-6.
- [2]尹启生,陈江华,王信民,等.2002年度全国烟叶质量评价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03,9(11):59-70.
- [3]蔡宪杰,王信民,尹启生.烤烟外观质量指标量化分析初探[J].烟草科技,2004(6):37-39,42.
- [4]王瑞新,韩富根.烟草化学品质分析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5]吉书文,藤兆波.烟草检测方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 [6]王苏斌,郑海淘,邵谦谦,等.SPSS统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7]于川芳,王兵,罗登山.部分国产白肋烟与津巴布韦马拉维及美国白肋烟的分析比较[J].烟草科技,1999(4):6-8.
- [8]胡国松,郑伟,王震东,等.烤烟营养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9]刘勤,曹志洪.烟草硫素营养与烟叶品质研究进展[J].土壤,1998(6):320-323,327.
- [10]刘泓,熊德中,张清明,等.福建三明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4,35(4):426-429.
- [11]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45-146.
- [12]池敬姬,王艳丽.总灰分及主要矿质元素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26(3):204-207.
- [13]陈星峰,张仁椒,李春英,等.福建烟区土壤镁素营养与镁肥合理施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261-263.
- [14]史宏志,韩锦峰,官春云.烟叶香气前提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J].作物研究,1996,10(2):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