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农业产业链风险因素评估——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Evaluation on the Risk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Based on FAHP
李彬;
摘要(Abstract):
通过产业链风险因素的识别,选择适当发的评估方法,构建了产业链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契约风险、效率风险4个层次,下设26个衡量指标。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该地区的农业产业链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各风险因素对违约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就市场风险层面、契约风险层面、自然风险层面和效率风险层面而言,来源于自然风险层面的风险因素最高,自然风险成为农业产业链风险因素中最重要的风险,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违约成本低是企业和农户选择违约的一个重要因素;旱涝、病虫害和疫情也是必须引起高度监视的风险因素;来源于效率风险层面的风险因素,比如企业间利润分配不公等对产业链风险的影响并不大。研究结果为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产业链;风险因素;风险评估;模糊层次分析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SKN03)
作者(Author): 李彬;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6.08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陆彩霞.农业产业链视野下的农业风险应对措施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32-34.
- [2]李杰义.农业产业链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中州学刊,2007(4):48-51.
- [3]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2):80-88.
- [4]陈守煜.工程模糊集理论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 [5]孙敬水.试论订单农业的运行风险及防范机制[J].农业经济问题,2003(8):44-47.
- [6]孙良媛,张岳恒.转型期农业风险的特点与风险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01(8):20-26.
- [7]杨明洪.“公司+农户”型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形成机理与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 [8]杨明洪,李彬.中国订单农业违约风险因素评估——来自山东的经验[J].财经科学,2009(12):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