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湖湾生态修复区沉水植物群落对蓝藻的消纳作用Study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Community Absorptive on Cyanobacteria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one of Gonghu Bay
张艳晴;潘辉;毕雪娟;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沉水植物对蓝藻密度及水质的影响。[方法]在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等比例缩放中尺度模型,研究沉水植物群落对蓝藻的消纳作用、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时间,同时研究了沉水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沉水植物群落能够在15 d消纳高浓度蓝藻,并使水体水质由Ⅴ类净化到Ⅱ类;在逆境胁迫下不同沉水植物酶的活性表现出差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高出很多。[结论]该研究可为贡湖湾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沉水植物群落;蓝藻;水质净化;酶的活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太湖贡湖生态修复模式工程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2013ZX07101014)
作者(Author): 张艳晴;潘辉;毕雪娟;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7.23.0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范荣桂,朱东南,邓岚.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技术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6):48-52.
- [2]赵磊,吴峰,李美,等.关于控源截污工程长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2):21-23.
- [3]孙傅,曾思育,陈吉宁.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污染控制技术评估[J].环境工程学报,2003,4(8):61-64.
- [4]黄宣伟.太湖调水工程对水环境改善的战略意义[J].水资源保护,2002(3):37-39.
- [5]刘春生,吴浩云.引江济太调水试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1):4-8.
- [6]刘玉超,于谨磊,陈亮,等.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大型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对水质影响[J].生态科学,2008,27(5):376-379.
- [7]陈荷生.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2):173-178.
- [8]杨阳,钱新,叶瑞,等.引水放流方式对太湖贡湖示范区水质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4):61-64.
- [9]钱奎梅,刘霞,陈宇炜.淡水浮游植物计数与定量方法[J].湖泊科学,2015,27(5):767-775.
- [10]NAKAMURA K,KAYABA Y,NISHIHIRO J,et al.Effects of submerged plants on water quality and biota in large-scale experimental ponds[J].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8,4(1):1-9.
- [11]姚瑶,黄立章,陈少毅,等.不同沉水植物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1,1(4):789-792.
- [12]鲁志营,高云霓,刘碧云,等.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7):64-69.
- [13]向文英,王晓菲.不同水生动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2012,36(4):792-797.
- [14]范媛媛.富营养水体中氮、磷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 [15]陆长梅,吴国荣,周长芳,等.光照对植物SOD活性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2000,23(3):96-99.
- [16]尹永强,胡建斌,邓明军.植物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