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叶芥产量的影响Effect of Sowing Density on Yield of Leaf Mustard
刘独臣;严奉君;蔡鹏;杨宏;梁根云;刘小俊;房超;李跃建;
摘要(Abstract):
在延迟播期的栽培条件下,研究播种密度对叶芥不同品种株高、开展度等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对紧凑型品种(A2)株高、开展度、单株质量的影响较小,对开展型品种(A1)产量、株高的影响小,但开展度和单株质量均显著下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叶芥产量增加,紧凑型品种(A2)在低密度区增产率比开展型品种(A1)低,但在高密度区增产率比开展型(A1)品种高。在延迟播期的情况下,紧凑型品种(A2)更适合通过提高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关键词(KeyWords): 叶芥;栽培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4-G-19);;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NZ0007);; 省财政专项资金项目(2016CYTS-008)
作者(Author): 刘独臣;严奉君;蔡鹏;杨宏;梁根云;刘小俊;房超;李跃建;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刘佩瑛.中国芥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2] 刘独臣,冉茂林,汪小川,等.叶芥苗期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77-79.
- [3] 王旭祎,高明泉,彭洪江,等.榨菜根肿病可控栽培因子控害技术研究[J].西南园艺,2002,30(4):39.
- [4] 冯海鹰,何江蓉,廖志勇,等.阿坝州夏秋芥菜栽培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1):198-199.
- [5] 苏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6-9.
- [6] 李国雷,李方勇.播种期、栽植密度及施氮方法对高菜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9(2):255-257.
- [7] 冷容,李娟,杨仕伟,等.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3个宽柄芥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5(2):38-42.
- [8] 林合清,周光凡,范永红,等.播种期对茎瘤芥主要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3):365-367.
- [9] 段有厚,卢峰,张飞,等.矮秆高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9):131-133.
- [10] 李丽,万刚,王新武.不同种植密度对裸仁南瓜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96,101.
- [11] 刘义华.茎芥菜(茎瘤芥)单株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系[J].中国蔬菜,1999(3):17-19.
- [12] 叶剑,孙万仓,武军艳,等.群体密度对冬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