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防褐剂对马铃薯愈伤组织培养褐化现象的抑制效应Inhibition Effect of Several Antioxidants on Browning of the Potato Callus Culture
龚晓洁;
摘要(Abstract):
[目的]在马铃薯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外植体褐化现象。外植体表面的酚类物质容易氧化而生成褐色醌类,严重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适当控制培养条件可抑制褐化。[方法]选取硫代硫酸钠(Na2S2O3)、活性炭、维生素C、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5种抗褐剂进行防褐化效果的研究。每种抗褐剂都取不同的浓度进行平行试验。培养基为1/2 MS+0.3%琼脂+1.5%蔗糖+1.0 mg/L NAA+2.0 mg/L 2,4-D,于15℃下暗培养,每周转瓶1次。最后,统计褐化率,比较不同抗褐剂的作用效果。[结果]各种抗褐剂对马铃薯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抗褐效果,其中,2.0 g/L的硫代硫酸钠和8.0 mg/L柠檬酸的防褐效果最好,可以将褐化率降低到15%以下。[结论]对生长的外植体添加一定的防褐剂有助于抑制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褐化现象。
关键词(KeyWords): 组织培养;褐化现象;防褐剂;马铃薯块茎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兰州大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验项目
作者(Author): 龚晓洁;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2.08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乃国,杨贵华,李春梅,等.脱毒甘薯、马铃薯的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6(8):10.
- [2]周俊辉,周家,曾浩森,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0,27(S1):481-486.
- [3]张淑红,王蒂,王清.影响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褐化的因素及AgNO3对其褐化和分裂的作用[J].中国马铃薯,2004,18(2):77-81.
- [4]何松林,陈笑蕾,陈莉,等.牡丹叶柄离体培养中褐化防止的初步研究[J].河南科学,2005,23(1):47-50.
- [5]缪耀梅,李开彪,叶天谋.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褐化的防治[J].韶关学院学报,2003,24(6):101-103.
- [6]刘兰英.“薄壳香”核桃组培中的褐化及防止措施研究[J].园艺学报,2002,29(2):171-172.
- [7]马均,马明东,周宇爝.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试验[J].林业科学,2006,31(1):12-14.
- [8]田爱梅,王国强.实生核桃茎段的组织培养及影响因子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375-378.
- [9]张卫芳,高疆生,欧勇慧,等.抑制核桃组培中的褐化现象初探[J].落叶果树,200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