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Study on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Headstream of Ganjiang River's Drainage area Based on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
刘慧;蔡定建;许宝泉;余长林;
摘要(Abstract):
以赣江源流域地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自然水资源和人口现状等16个指标中筛选出影响该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4个主因子C1、C2、C3、C4,并通过熵权法对4个因子的得分赋权重,综合评价出2001~2009年该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状况。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走向一个相对健康的方向。通过对赣江源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从水量分配、水权归属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以期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水资源承载信息的参考和保障。
关键词(KeyWords): 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分析法;熵权法;赣江源流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67004);; 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Z0698);; 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项目(JXJG-07-6-20)
作者(Author): 刘慧;蔡定建;许宝泉;余长林;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3.03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启林,张海涛,游进军,等.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途径的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1):31-35.
- [2]赵军凯,张爱社.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J].水文,2006,26(6):47-50,54.
- [3]周琳,金辉.主成分分析法在江门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J].人民珠江,2007(5):39-42.
- [4]程美家,韩美,杜剑.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5):410-412.
- [5]陈腊娇,冯利华,毛小军.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6):362-364.
- [6]张勇,刘娟,吕建树.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和熵值评价[J].山东水利,2009(11):56-59.
- [7]杨娜,李慧明.基于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软科学,2010,24(6):66-70.
- [8]王好芳,郭乐,窦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水文,2008,28(4):16-19.
- [9]周亮广,梁虹.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以贵阳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827-833.
- [10]邵磊,周孝德,杨方廷,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演变趋势评价方法[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26(2):170-176.
- [11]吴速英,许洪胤,钟洪鸣,等.赣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初步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2):28-30.
- [12]龚向民,李昆,刘筱琴,等.赣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J].人民长江,2006,37(8):48-50.
- [13]李昆,谭振江,周家丽,等.人类活动对赣江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探讨[J].水资源研究,2007,28(3):9-11,28.
- [14]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 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 [15]倪青山,刘小丹.SPSS应用实验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 [16]傅春,姜哲.赣江水源地保护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5):58-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