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宜性评价的资源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based Urban Land Based 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类淑霞;郝晋珉;双文元;
摘要(Abstract):
[目的]对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方法]首先对大同市中心城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大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目标年的城市规模和扩展模式,将新增城市用地和弹性空间用地进行空间布局,确定大同市2020年城市发展边界。[结果]大同市评价区域内适宜建设用地较少,面积66.18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10.40%;较适宜建设地区面积为117.51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18.47%;一般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149.49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3.49%;不可建设用地分布面积较小(89.31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14.04%。新增建设用地中,适宜和较适宜级别的用地占73.58%,没有不适宜级别的用地;有条件建设区中,适宜和较适宜级别的用地占66.85%,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合理。[结论]该研究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和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适宜性评价;城市用地;空间布局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3)
作者(Author): 类淑霞;郝晋珉;双文元;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4.08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川,王穗,张建生,等.云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1):75-80.
- [2]王晓轩,夏丽华,邓珊珊,等.基于STIRPAT模型的广州市耕地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339-343.
- [3]明庆忠.论山间盆地城市地貌适宜利用模式[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2):52-57.
- [4]陈桂华,徐樵利.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1997(5):22-30.
- [5]唐先明,周万村.山地城镇迁建选址模型研究——以巫山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1,19(2):135-140.
- [6]赵岑,冯长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0):113-118.
- [7]王筱明,郑新奇.基于效益分析的济南市城市合理用地规模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6):160-165.
- [8]陈晓敏,雷国平,解智峰.石油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合理性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10(4):49-53.
- [9]陈燕飞,杜鹏飞,郑筱津,等.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6):801-804.
- [10]张东明,吕翠华.GIS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通报,2010(8):62-64,77.
- [11]王海鹰,张新长,康停军.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1):14-17.
- [12]黄大全,张文新,梁进社,等.三明市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S1):202-207.
- [13]邓轶,闾国年,韦玉春.基于三维空间要素的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指标体系的构建[J].测绘通报,2009(3):31-30,70.
- [14]国土资源部.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 [15]山东省地图出版社.中国公路里程及空车配货指南[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