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胁迫下毛桃幼苗不同部位叶片的生理反应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Leave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Amygdalus persica Linn.Seedlings against Flooding Stress
张义;赵金萍;曾令强;
摘要(Abstract):
[目的]研究毛桃幼苗中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对淹水胁迫耐受性差异及生理机制。[方法]以露地生长的1年生毛桃盆栽实生苗为试材,将其随机放入水槽内淹水,在淹水前夕和淹水后第2、4、6、8、10 d分别取样,测定其中部和下部叶片中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4项生理指标,同时观察被淹植株的形态变化。[结果]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为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持续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在淹水过程中,中部叶片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一直比下部叶片高。被淹植株叶片逐渐萎蔫、卷曲、干枯,最终脱落,下部叶片较中部叶片形态变化更早。[结论]生理指标和形态特征结果均表明中部叶片比下部叶片对淹水胁迫的耐受力更强。
关键词(KeyWords): 毛桃;淹水胁迫;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活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义;赵金萍;曾令强;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1.14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建岭,王运香.果树涝害发生的原因及灾后管理[J].安徽农业,2004(7):5.
- [2]曹艳平.几种桃树砧木的抗旱和耐涝性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 [3]马焕普,刘志民,朱海旺,等.几种桃砧木的耐涝性及其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2):1-4.
- [4]孔祥生,易先锋.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34-136,257-259,252-254.
- [5]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4-165.
- [6]王义强,谷文众,姚水攀,等.淹水胁迫下银杏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78-80.
- [7]董合忠,郭庆正,唐薇,等.水分胁迫对棉苗的致害机理及其抗性研究[J].棉花学报,1997,9(6):287-291.
- [8]汤章城.逆境下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意义[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1):15-21.
- [9]曾建军,时明芝.植物涝害生理研究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