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域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模式选择
张振江;
摘要(Abstract):
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依据河南省各县(市)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方面的差异,将其108个县(市)划分为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4大类。针对各类县(市)在产业结构、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大体归纳为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养殖加工、区位优势工业化、内生性工业化、产业集聚、矿产资源开发加工、非公有制促动、旅游资源开发、劳务经济、传统文化艺术开发、传统农业主导共4类12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第三产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平顶山学院重点学科支持项目(200601)
作者(Author): 张振江;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5.17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平,战磊.创新导向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J].探索,2006(2):125-130.
- [2]刘以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以温州为例[J].上海综合经济,2004(12):91-93.
- [3]赵贵霖.构筑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J].新长征,1996(6):25-26.
- [4]杨韧.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微——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产业化之路[J].松辽学刊,1997(4):43-47.
- [5]贾永健,王莉霞,王兆华.典型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99-5200,5260.
- [6]岳文海.河南长垣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4(4):12-16.
- [7]贾玉清.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新选择,2006(2):4-5.
- [8]范钦臣.解读县域经济[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 [9]彭宝玉,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45-49.
- [10]费月升,林洪涛.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3):65-66.
- [11]魏秀芬,于战平.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J].农村经营管理,2005(3):47-48.
- [12]高树友,杨习英,郭彩云.邯郸市东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9):28-29.
- [13]张洪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4):59-61.
- [14]王新磊,李凌,桑燕,等.河南县域经济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N].经济视点报,2005-07-22.
- [15]刘占国.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11.
- [16]朱志坚,王斌,徐志成.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趋势探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10):66-67.
- [17]赵立龙.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云南省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51-155.
- [18]张爱棠.中国县域经济问题[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 [19]万钧,高宏彬,邹昊,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