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Research on the Wetland Ecotourism Pattern
张春丽;刘继斌;佟连军;
摘要(Abstract):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是当前对湿地资源的滥开发及不合理开发,使得湿地资源破坏极为严重。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的生态旅游开发及其产业发展正好迎合了湿地开发的需求。通过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和潜力,提出了适合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三江平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1)
作者(Author): 张春丽;刘继斌;佟连军;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4.17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北京:中国林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2002.
- [2]马克美.海洋生态旅游及其持续发展之我见[J].生态科学,1999,(3):23-25.
- [3]王嫒.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 [4]赵红艳.中国湿地研究与保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54-357.
- [5]丁秀华,吴娟娟.中国湿地旅游初探[J].旅游科学,2002(2):45-48.
- [6]PETER R,BACON.Use of wetlands for tourism in the sular caribbea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ch,1987,14(1):104-117.
- [7]YANEZ ARANCIBIA.Main components involving in developing coastal tourismin sabancuy,campeche[J].Ocean&Coastal Management,1999,1:102-108.
- [8]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35-236.
- [9]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1):73-75.
- [10]朱祥明,梅晓阳.上海城市湿地空间的绿化特色初探[J].中国园林,2005(1):60-61.
- [11]鲁铭,龚胜生.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2,27(3):45-49.
- [12]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5:120-123.
- [13]刘兴土,马学慧.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74-175.
- [14]刘兴土.三江平原湿地及其合理利用与保护[M]//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8-110.
- [15]王韶华,刘敏,刘昆鹏.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措施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6):65-69.
- [16]叶东旭,杨锡臣,王孝辉.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价值及保护对策[J].现代化农业,2002(7):41-42.
- [17]何琏.中国三江平原[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