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及类型划分Development Capacity Evaluation and Type Division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System of Coun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李秀萍;窦学诚;
摘要(Abstract):
依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含义、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在条件,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及农业生产条件3方面构建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135个县域(县、县级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进行了测算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能力较低,县域间的差距很大,呈现出从成都平原区到丘陵区再到高原山区逐步递减的格局。以测算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指数为基础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四川省县域划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最高型、较高型、一般型、较低型和最低型5个类型区,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KeyWords): 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评价;分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四川省社科联学科专项(SC13XK19);;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规划项目(MY13ZD006)
作者(Author): 李秀萍;窦学诚;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5.22.1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孔祥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15.
- [2]韩苗苗,乐永海,孙剑.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水平测评与制约因素解构[J].统计与决策,2013(3):143-146.
- [3]孔祥智,楼栋,何安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J].教学与研究2012(1):39-45.
- [4]龙书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的研究路径探讨[J].调研世界,2010(1):26-32.
- [5]褟燕庆,赵亮.浙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与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2(10):86-90.
- [6]王鹤.基于农户视角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8-24.
- [7]李荣耀.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序研究——基于15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6-94.
- [8]龚道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般理论及其对农户选择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6):25-34.
- [9]蔡立雄.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2-56.
- [10]罗伟雄,崔国忠.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321-324.
- [11]殷秀萍,王洋,郭翔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3(4):146-149.
- [12]何晓群.现代统计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5-240.
- [13]吴志强,傅泽平.四川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9-20.
- [14]郭晓鸣,蒋永穆.四川农业科技平台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2006(9):3-8.
- [15]牛波,胡建中.四川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软科学,2012(11):110-112.
- [16]蒋远胜,邓良基,文心田.四川丘陵地区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模式选择、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228-232.
- [17]任春艳,左雄.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31-34.
- [18]甘路有,曾国良.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6):68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