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及模型研究Research on Driving Factors and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 in China
雷战波;杜浩文;
摘要(Abstract):
采用1996~2006年的耕地面积变更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及逐步回归法,对引起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构建了驱动因子与耕地数量的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耕地;驱动因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雷战波;杜浩文;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2.17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邹玉川.全国耕地保护工作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2]杨桂山.长江三角洲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21-127.
- [3]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 [4]赵翠薇,濮励杰.贵州省50年来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特征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105-112.
- [5]胡贤,杨钢桥.江汉平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仙桃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32-35.
- [6]曹营贵.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省域差异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17-22.
- [7]汪涌,蔡运龙,蒙吉军.中国耕地流转驱动力研究综述[J].资源科学,2007,29(3):177-182.
- [8]葛全胜,戴君虎,何凡能,等.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3,13(8):825-833.
- [9]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1):1-11.
- [10]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东南丘陵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6):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