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汇交易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Carbon Trade in China
陈方丽;张建辉;周胜芳;王金旺;王锦良;
摘要(Abstract):
基于国内最近几年发表的有关碳汇和碳汇交易的文献,综述了我国碳汇发展的现状、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等,为新时期进一步发展我国碳汇交易市场提供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碳汇市场;碳汇交易;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2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wsk239);; 2011年度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R20110005);; 温州市2011年第二期科技计划项目(R20110019)
作者(Author): 陈方丽;张建辉;周胜芳;王金旺;王锦良;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3.08.05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友华.关于发展中国碳汇经济的几个问题[J].学术交流,2008(3):87-91.
- [2]刘雪莲,刘晶.《京都议定书》的森林碳汇及其在中国实施的法律制度完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3):39-43.
- [3]王天津.宁夏建设区域碳汇功能区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1):41-46.
- [4]林德荣,李智勇,支玲.森林碳汇市场的演进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1-5.
- [5]赵宗福,苏海红,孙发平.关于青海碳汇及碳交易的研究报告[J].青海社会科学,2011(4):39-44.
- [6]曹开东.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融资机制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8(2):153-154.
- [7]杨绍辉.林业碳汇研究进展简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0(3):206-207.
- [8]相震,吴向培.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2):94-99.
- [9]尕丹才让,李忠民.碳汇交易机制在西部生态补偿中的借鉴和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12(3):139-144.
- [10]殷维,谭志雄.基于森林碳汇的中国碳交易市场模式构建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4):96-99.
- [11]邱威,姜志德.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构建初探[J].世界林业研究,2008(6):54-57.
- [12]黄建中.关于在湘江流域试点森林碳汇市场的构想[J].江苏农业科学,2011(1):507-509.
- [13]李淑霞,周志国.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8-93.
- [14]徐珺.美国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实践及启示[J].华北金融,2010(9):19-21.
- [15]曹国华,罗成.重庆市域碳票交易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34-37.
- [16]张瑞,陈德敏,林勇.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的路径与对策设计:基于重庆市碳票交易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2(5):57-63.
- [17]刘豪,高岚.国内外森林碳汇市场发展比较分析及启示[J].生态经济,2012(11):57-60.
- [18]贾进,王爱民,戴芳.基于配额假设的林业碳汇初级市场交易特点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2,32(4):369-372.
- [19]李怒云,李金良,袁金鸿,等.加快林业碳汇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中国林业碳管理[J].林业资源管理,2012(4):1-6.
- [20]韩从容.论森林碳汇贸易的法律保障——从森林生态效益有效供给的角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17):9353-9355.
- [21]邹丽梅.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规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9353-9355.
- [22]王杏芝,高建中.从市场主体角度探析森林碳汇市场发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117-119.
- [23]方小林,高岚.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生态经济,2011(3):96-99.
- [24]陈红枫,李芳.森林生态保护创新资金机制的思考——云南省自愿碳汇基金设计[J].生态经济,2007(1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