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经济主导下的浙江省城镇化模式研究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Mode of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Massive Economy
郑文晖;
摘要(Abstract):
以浙江省典型的分工组织形式——块状经济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浙江省农村人口转移、城镇化沿交通走廊广域推进、经济"马赛克"、城镇体系纵向序列模糊、人口和经济实力呈现的"小马拉大车"等城镇化特征,并对全省块状经济在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低级产业的区域指向性和产业的纵向专业化延伸和横向多元化融合等方面的影响加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浙江省在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空间表征、管理体制等方面具备Desakota模型的一般化特征,但是在动力机制、职能分工、演进轨迹和空间结构上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提出加以调控和引导的必要性与设想,以便使其更好地向城乡界限明晰,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规模等级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等方向转变。
关键词(KeyWords): 城镇化;块状经济;Desakota模型;浙江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郑文晖;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6.07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MCGEE T G,ROBINSON I M.The Mega-Urban Regions of Southeast Asia[M].Vancouver:UBC Press,1995.
- [2]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 [3]唐根年,徐维祥,罗民超.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3(4):457-461.
- [4]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2006(12):24-28.
- [5]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