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Analysis of Grain Yield Variation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in Dongying City
崔步礼;常学礼;陈雅琳;董琼;
摘要(Abstract):
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1983~2002年粮食产量变化情况。通过选取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人口等7个因子,分别采用单因子关联分析和多因子PCA分析,揭示了东营市影响粮食产量变化因素的内在联系。单因子分析表明:气温、播种面积、化肥用量、机械动力、农业人口等5个因子与粮食产量的关联程度极显著(在0.01水平),关联系数>0.586。PCA分析表明,气温、化肥用量、机械动力及农业人口作为第一主分量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占有分析因子贡献率的50.99%,降水量、蒸发量与播种面积作为第二主分量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占有分析因子贡献率的21.18%。第三主分量表现在播种面积,贡献率为12.93%。
关键词(KeyWords): 东营市;粮食产量;关联分析;PCA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01H03);; 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Z2003E01);; 鲁东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Author): 崔步礼;常学礼;陈雅琳;董琼;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11.1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贺福利,胡勇,陈淳.用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12):45-47.
- [2]丁咏梅,周晓阳.组合预测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4(3):44-45.
- [3]禹建丽,黎娅.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J].河南农业科学,2005(7):44-46.
- [4]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等.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2):55-60.
- [5]STEYAERT LT.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wheat yield modeling[J].Agri M e-teor,1978(19):23-34.
- [6]马树庆.气候变化对东北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对策[J].气象学报,1996,54(4):484-492.
- [7]周子康,刘为纶.影响浙江粮食产量年际变化的因子分析[J].科技通报,1997,13(4):220-223.
- [8]武兰芳,陈阜,欧阳竹,等.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区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关系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3):257-263.
- [9]唐国平,李秀彬.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55(2):129-138.
- [10]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