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分析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aian in 2006
夏海兰;
摘要(Abstract):
以淮安市200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淮安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淮安市生态足迹为2.411 590 hm2,而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40 998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2.070 592 hm2,远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的存在影响了淮安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淮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夏海兰;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8.18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24(4):344-360.
- [2]曹新向,梁留科,丁圣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J].自然杂志,2004,25(6):335-339.
- [3]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76-782.
- [4]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56(6):599-610.
- [5]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10):8-10.
- [6]张贝尔,查良松,吉文帅.合肥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524-528.
- [7]淮安市政府.淮安市统计年鉴2006[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7.
- [8]于法展,李保杰,张艳梅.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连云港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07-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