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视角下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研究Study on Endogen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quaintance
尚振国;尚振田;
摘要(Abstract):
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的人情、面子、信任以及规范等与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存在一定的矛盾,阻碍村民以及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又无法有效地单一主体治理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的问题。鉴于此,在分析熟人社会特点,及其与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利用合作治理的方法来化解这一矛盾,以达到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良好治理,实现美丽乡村目标。
关键词(KeyWords): 熟人社会;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尚振国;尚振田;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8.20.06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阿瑟·塞西尔·庇古.福利经济学[M].朱泱,张胜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89-202.
- [2]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56-60.
- [3]王冰,杨虎涛.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J].东南学术,2002(6):158-165.
-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95-96.
- [5]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4-33.
-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2.
- [7]宋丽娜.熟人社会的性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118-124.
- [8]尼古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 [9]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64.
- [10]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1995:2.
- [11]尚振田,刘静.培育农民主体地位:乡村环境治理的一个研究视角[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3-17.
- [12]韩喜平.乡村环境治理不能让农民靠边站[J].乡村工作通讯,20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