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貌类型区农村居民的灾害感知差异分析——以陕西省宝鸡地区为例Diversity Analysis of Rural Residents' Disaster Perception in Areas with Different Physiognomy Types
郁耀闯;周旗;徐春迪;
摘要(Abstract):
对宝鸡地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的灾害感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宝鸡农村居民的居住地貌类型区差异与灾害感知指数显著相关。居住在不同地貌区环境下的人群所担心的灾害类型与当地的真实自然灾害类型基本一致。就宝鸡地区渭河平原、黄土台塬和基岩山地3个主要地貌类型区居民而言,总体灾害感知和旱情感知以山区最强,平原最弱;旱灾因素感知以平原最强,台塬最弱;旱灾防治态度感知以台塬区最强,山区最弱;旱灾防治行为感知以山区最强,黄土台塬区最弱;旱灾承受力感知以黄土台塬区最强,平原最弱。
关键词(KeyWords): 农村居民;地貌类型;灾害感知;宝鸡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5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Z006);;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05JS41);; 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05ZK06)成果
作者(Author): 郁耀闯;周旗;徐春迪;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32.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IGBP.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一颗重负之下的行星[R].2003.
- [2]周旗,庞德谦,方修琦.灾害对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 [3]安南.与灾害共存——在“国际减灾日”的讲话[J].中国减灾,2003(4):3.
- [4]叶笃正.中国的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17-318.
- [5]叶笃正,吕建华.对未来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3):183-187.
- [6]刘东生.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J].地学前缘,2002,9(1):1-8.
- [7]陈宜瑜.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1-3.
- [8]符淙斌,董文杰,温刚,等.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J].气象学报,2003,61(2):245-250.
- [9]ZHOUQ,LI J Y,ZHAOJ B.Studyonindexsystemofassessmentofpublicdisaster perception in the Western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3,3:284-288.
- [10]李景宜,周旗.国民灾害感知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129-134.
- [11]时勘,陆佳芳,范红霞,等.SARS危机中17城市民众的理性特征及心理行为预测模型[J].科学通报,2003,48(13):1378-1383.
- [12]刘引鸽.气象气候灾害与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 [13]D.J.沃姆斯利,G.J.刘易斯.行为地理学导论[M].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 [14]刘引鸽,韩景卫.宝鸡渭北冰雹地理分布及减灾对策[J].灾害学,2006,21(2):46-49.
- [15]傅志军,刘哲民.宝鸡干旱及其灾害分区的初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