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区受损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the Improvement Technology System of Damage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the Industrial and Mining Districts
高肖阳;王海;
摘要(Abstract):
基于对不同工矿区耕地受损类型及影响的总结分析,综合考虑农用地分等指标,筛选形成涵盖作物立地条件、水肥气调节、供应肥力、预警安全、保障生产、外部环境方向的耕地受损特征因素体系,并进行变化情况模拟。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总结提炼工矿区受损耕地存在的质量提升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工矿区受损耕地质量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构建了包括表土利用技术、土体重构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农地保育技术及土地整治工程技术5项集成技术在内的工矿区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工矿区;受损耕地,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体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04B03)
作者(Author): 高肖阳;王海;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6.21.02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CAIRNS R R.Effect of deep plowing on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black solonetz soils[J].Cm J Soil Sci,1971,51:411-414.
-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用地农用地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 [3]赵其国,孙波.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J].土壤,1997(3):113-120.
- [4]张贞,魏朝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进展[J].土壤通报,2006,37(5):999-1006.
- [5]李新举,胡振琪.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276-280.
- [6]黎炜.煤矿充填复垦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1.
- [7]黄静,高良敏.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质量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2):68-71.
- [8]陈龙乾,邓喀中.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5):449-452.
- [9]王建国,杨林章.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土壤通报,2001,38(2):176-183.
- [10]张华,张甘霖.土壤质量指标和评价方法[J].土壤,2001(3):326-333.
- [11]刘飞,陆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4):612-620.
- [12]杨军,常江.中小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6(5):329-332.
- [13]姚国征.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 [14]郭旭东,邱扬,连纲,等.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5):479-489.
- [15]李资华,李爱新,邵红.基于PSR模型下的农用地质量可持续评价:以泰和县为例[C]//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长沙:中国土地学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