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与对流性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对比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 on Physical Quantity and Radar Parameters of Hail and Convective Strong Precipitation Weather
陈金敏;刁秀广;
摘要(Abstract):
利用2002~2006年济南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冰雹和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I愈小愈有利于降雹天气生成;K>35℃时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K<20℃时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降低;CAPE值大于1 500 J/kg时,产生冰雹天气的概率明显减小,而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风切变小于5 m/s时产生冰雹单体的概率较小,风切变大于20 m/s时产生冰雹天气的概率较大。冰雹单体雷达预报指标为:VIL值达到35 kg/m2(5月)、43 kg/m2(6、7月),单体高度大于9km,最大反射率因子大于60 dBz,强中心高度达到3.3 km(5月)、4.3 km(6月)、5.5 km(7月);强降水单体的VIL值一般在25 kg/m2以下。
关键词(KeyWords): 冰雹;对流性强降水;VIL;雷达参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7GG20008001);; 山东省气象局重点课题(2007sdqxz03)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陈金敏;刁秀广;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05.04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照荣,付双喜,李宝梓,等.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5(6):588-596.
- [2]宋斌,李泽椿,刘奇俊,等.山东省一次冰雹云过程的数值模拟[J].气象,2008(2)3-9,129.
- [3]王寿元,刘振英,董人伦.山东省冰雹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1991(2):5-9.
- [4]杨晓霞,张爱华,贺业坤.山东省4~6月冰雹气候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1999(3):22-25.
- [5]杨晓霞,王以琳,李昌义,等.山东省聊城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和影响系统[J].干旱气象,2006(4):9-14,56.
- [4][6]郝家学,金伟福,张经珍.东营市冰雹特征分析与预报[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2006.
- [7]冯桂力.山东地区对流天气的地闪演变和分布特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3.
- [8]石慧兰,常平,邵志勇,等.德州市冰雹灾害区划和评估及影响系统[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