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方差法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分析——以吉林省为例Analysis of Land Us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Using the Minimum Variance Method
赵玲;徐永鹏;
摘要(Abstract):
利用最小方差法将吉林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分为九大类型,包括耕园地主导类型区、林草地主导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建设用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未利用地为主耕园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和林草地主导其他地类均衡类型区,揭示了吉林省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为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农业区的规划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最小方差法;土地结构组成;空间分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071);;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100608)
作者(Author): 赵玲;徐永鹏;
Email: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5.12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歆.吉林省长介绍省情“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EB/OL].(2007-08-31)http://news.eastday.com/c/20070831/u1a3079516.
- [2]韩书成,濮励杰.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5):939-944.
- [3]樊志全.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02[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33-35.
- [4]徐安凯,王志锋,朴庆林,等.论草地在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J].牧业论坛,2005(7):3-5.
- [5]何艳芬,张柏,马超群.吉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4,26(4):119-125.
- [6]王志强,于磊,张柏,等.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安全响应[J].资源科学,2006,28(4):58-64.
- [7]张乾雷.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调查及研究[J].资源.产业,2003,5(4):24-27.
- [8]刘丹,胡克.吉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J].资源.产业,2004,6(5):21-23.
- [9]卞建民,林年丰,杨洁.吉林西部乾安县土地荒漠化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2):177-179.
- [10]李晓军,李取生.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盐渍化效应研究——以大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88-92.
- [11]张为政.草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松嫩平原原次生盐碱斑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3,30(2):182-190.
- [12]庞香蕊,尹秀英.吉林省通榆县土地沙化现状分析与综合治理[J].世界地质,2003,22(1):77-81.
- [13]臧理娟,姜琦刚,王凤艳.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J].世界地质,2010,29(1):149-154.